當前位置:首頁>自貿區資訊>

兩江新區: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進程中走在前列 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2023-01-17 15:06來源:公民報

近日,公民報刊發報道《兩江新區: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進程中走在前列 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圖片


新年新氣象。

歲末年初,

一連串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廣

的項目在兩江新區加速落戶、投資強勁:


重慶山外山血液凈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成為重慶市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兩江新區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承載體暨重慶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合作簽約,將建設重慶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并設立數字經濟(衛星互聯網)產業投資基金;


兩江新區2023年第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17個項目、總投資達369.7億元;


全球最大汽車發電機定子鐵芯供應商信質集團新能源汽車電機定轉子總成項目開工;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重慶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暨社會民生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百億元……


為兩江新區搶抓重大機遇、勇擔時代使命,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留下一個個生動的剪影。



作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和重要增長極,兩江新區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部署要求,系統謀劃打造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區域協作、城市建設、社會治理等“六個升級版”,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招商引智、重大項目、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開放、城市品質、基層社會治理等七大攻堅提升行動,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以實干實績展現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的兩江新氣象。


科技創新賦能 提升主導產業能級



兩江新區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首要任務,著眼固根基、抓特色、揚優勢,一手抓汽車、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一組數據刻錄下

兩江新區產業發展從“快速度”

切換到“高質量”新跑道:


2022年,兩江新區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值增長502%,占全市62%,產量增長283%、占全市58%;

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2%;

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規模占比達60%;

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占全市1/3;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占全市1/3;

數字化車間達到79個、智能工廠達到22個,數量均居全市第一

……


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整車龍頭引領計劃、科技創新型企業集結登峰計劃、軟件和信息建圈強鏈計劃、企業上市“揚帆行動”計劃等四大行動計劃為抓手,兩江新區正加快構建支柱引領、多點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圖片

▲藍天 攝


產業是區域的發展根基,

創新就是引領發展的根本動力。


兩江新區把推動產業創新、協同創新作為主攻方向,做精產業創新、做強創新平臺、做優創新生態,努力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匯聚創新資源,擦亮“明月湖”科創品牌



以賽為媒、以賽引智,明月湖創賽已成為全國范圍內規模最大的科創賽事之一。2022年明月湖創賽圍繞支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培育和未來產業布局,匯聚了包括知名投融資機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國內外優質創新創業資源,吸引眾多國際項目踴躍參賽。


推動協同創新,加快做強創新平臺



兩江協同創新區累計引進培育高端研發機構50家,集聚各類創新人才近3000人、院士團隊25個、科研團隊166個,建成市級重點實驗室、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110余個,獲批市級新型高端研發機構21家。


做精產業創新,更好賦能產業發展



西部首個卓越工程師學院揭牌、“中國復眼”一期項目建成開機、科技型企業總量達4038家、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總量達261家、高技術企業總量達780家、累計建成國家級科研平臺23個、建成國家級雙創載體12個…兩江新區大力促進產學研用精準深度對接,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厚植開放 強化門戶樞紐支撐



1月的兩江新區果園港鐵路專用線,

一派繁忙景象。


圖片

▲陳文森  攝


4日上午10點,滿載著化工品和汽車輪胎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專列從果園港鐵路專用線啟程,將通過鐵海聯運方式分別運抵巴基斯坦、英國、加拿大。


兩江新區果園港是陸海新通道的始發站和重要節點,依托綜保區、自貿區、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等政策疊加,已實現“東西南北”四向聯通、“鐵水公空”四式聯運。數據顯示,2022年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貨物吞吐量增長22%。陸海新通道班列和中歐班列到發班次488班、516班,分別增長83%和30%。


成功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科技跨境貸等服務業擴大開放案例全國推廣,加快共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果園港開放口岸投用,兩路果園港綜保區水港功能區竣工……2022年,兩江新區大力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步穩蹄疾。


接下來,兩江新區將深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核心區建設,高水平打造重慶自貿試驗區核心區,建好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RCEP經貿合作先行區,發展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增線擴能、中歐班列提質增效、長江黃金水道優化提升。


數字化變革引領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現在辦事越來越方便了,公司常辦業務不用出園區,步行最多5分鐘?!?重慶創業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出納員代虹在兩江政務惠企E站辦理業務時感嘆。


1月9日,位于兩江新區星系列樓宇的兩江政務惠企E站啟用,配備“渝快辦”自助服務終端、社保自助服務等智能設備,可實現稅務、社保、市場監管等213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服務園區內2000余家企業、超3萬名人才。


這是兩江新區深入推進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的全面深化改革,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改革“一號工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在全面優化企業服務方面



新區出臺領導干部掛點聯系重點企業工作機制,860余名干部對口服務1800余戶企業,為企業送理論、送政策、送服務。


在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方面



新區深化數字化建設,試點營業執照“智能審批”、市場主體確認制,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比例達99.6%,“渝快辦”政務效能指數全市第一,“數據多跑路、企業多跑腿”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


在全面改善市場服務方面



新區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大“證照分離”改革,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積極爭創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


強化區域協作 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當先鋒



作為雙城經濟圈建設“雙引擎”,

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同為國家級新區,

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

兩江新區把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

作為戰略使命,

從協同推進產業、開放、人才、創新

等方面聯動天府新區,

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


圖片


▲陳文森 攝


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

共同成立8大產業旗艦聯盟,

已經集聚了500余家企業。

越來越多的兩地企業

通過這一平臺聯手拓展更大市場。


如,在整車企業中,新區代表性企業長安汽車在川渝兩地配套企業為200多家,占比在其配套商中超過30%。


另一代表性企業賽力斯,其在川渝本地配套率逐漸提升:動力電池來自寧德時代位于宜賓的電池工廠,后橋總成及后車架來自四川建安有限公司,全車線束來自四川泛華電器有限公司……


在配套企業中,新區企業生產的天窗、腳踏板、汽車座椅等產品,出現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的整車生產線上;成都企業生產的交流發電機、雨刮電機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新區車企長安福特的多個車型。


兩江新區和萬州區分別是

“一區”和“兩群”的典型代表,

在“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

發揮引領示范帶頭作用是應有之義。


2022年,雙方攜手設立規模10億元的首支區域性現代產業投資基金,儲備農產品深加工、塔雷斯等投資項目。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萬州園累計引育企業40余家。


民生提檔 暢享高品質生活



城市品質是高質量發展的集中體現,

城市有品質,

群眾才有獲得感、發展才有吸引力。


圖片

▲張坤琨 攝


龍興足球場全面完工,新建成一批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口袋公園,完成40公里“兩江綠道”建設,34公里嘉陵江濱江生態長廊全線貫通,建成11所中小學及幼兒園,新增學位11520個,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重慶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工…


兩江新區以著力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加快發展民生社會事業、持續優化生態人文環境等為抓手,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現代城市樣板,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看到變化、見到成效。


變化日新月異的兩江新區,

不僅承載著經濟發展功能,

也是創新開展基層治理的新天地。


“小區成立黨支部,我們找到了‘家’!作為小區的一名黨員,我的榮譽感更強了?!苯?,兩江新區翠云街道尚格博園小區黨支部揭牌成立,小區黨員們齊聚一堂,選舉產生第一屆支部委員會委員。


兩江新區正積極探索“支部建在小區上”的組織設置新模式,統籌凝聚起散布小區內的社區黨員、社區工作人員、物業服務人員、業委會成員、在職黨員、居民代表、志愿者、社會組織成員等各類力量,把力量沉到小區、作用發揮在一線,打通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最后一百米”,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圖片

▲陳文森 攝


2023年,

兩江新區將堅持

以習近平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全面貫徹落實

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認真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

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以國家級新區應有的視野眼界、

站位格局和使命擔當,

重點做好“八聚焦、八加快”:


聚焦穩增長擴內需,加快推動經濟恢復提振;

聚焦強產業提能級,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焦強引擎增動能,加快推動產業創新協同創新;

聚焦促改革激活力,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聚焦謀合作樹樣板,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聚焦添動力拓空間,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聚焦防風險護安全,加快提升平安兩江建設水平;

聚焦惠民生增福祉,加快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努力實現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中繼續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附件下載==

·
性AV无码VR专区,暴雨结婚前人妻侵犯在线,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永久视频不卡